各种规格型号线束源头厂家
139-8345-2827
+ 微信号:重庆科思得机电有限公司

您当前的位置首页 > 信息动态  > 行业动态 返回

端子连接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

来源:www.keside.cn  |  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30日
  一、端子线压着前端露出芯线尺寸控制
  标准要求:
  露出芯线长度通常为0.5-1.5mm(具体根据端子规格调整),过长易导致短路,过短则可能压接不牢。
  操作建议:
  使用带刻度的剥线钳或专用剥线工具,确保剥皮长度一致;压接后用卡尺测量芯线露出长度,批量生产时需抽检。
  二、端子口与剥皮口缝隙控制
  风险分析:
  缝隙过大可能导致接触不良、电阻加大或绝缘层受潮,尤其在振动环境下易引发故障。
  解决方案:
  压接后检查端子口与剥皮口的贴合度,缝隙应≤0.2mm;若缝隙过大,需调整压接模具或更换端子。
  三、电线尺寸与端子适配性验证
  关键检查点:
  电线导体截面积与端子额定截面积匹配(如2.5mm?电线需用对应规格端子)。
  绝缘层厚度与端子压接槽尺寸适配,避免压接时绝缘层被压入导体区。
  操作建议:
  使用前核对端子型号与电线规格表,使用新端子时需进行拉力测试和电压降测试。
  四、导体铆压部位与剥皮尺寸一致性
  常见问题:
  铆压部位长度不足会导致压接强度不够,过长则可能压到绝缘层。
  控制方法:
  剥皮尺寸应与端子压接槽长度一致(误差≤±0.5mm)。
  使用带定位功能的压接工具,确保压接位置准确。
  五、剥皮处芯线损伤与断线处理
  检测标准:
  芯线断股率应≤5%,单根芯线断裂需视为不合格。
  处理流程:
  轻微损伤(如表面划痕)可修复后使用,但需记录并增加抽检频次。
  断线或严重损伤需整根更换,并向上级报告原因(如工具磨损、操作不当)。
  六、绝缘体与导体压接部芯线飞丝控制
  飞丝危害:
  飞丝可能导致短路、绝缘击穿或高压测试不通过,尤其在医疗、航空等高可靠性领域。
  预防措施:
  压接后用放大镜检查压接区域,确保无芯线散开或飞出。
  使用带飞丝清除功能的压接工具,或手动修剪多余芯线。
  对压接部位进行绝缘处理(如热缩管包裹)。
  七、延伸注意事项
  压接高度与拉力测试:
  压接高度需符合端子制造商要求(通常误差≤±0.05mm)。
  定期进行拉力测试(如每批次抽检3根,拉力≥端子额定值)。
  环境适应性:
  高温环境需选用耐温端子(如硅胶绝缘端子)。
  潮湿环境需增加防水处理(如涂覆防潮胶)。
  标识与追溯:
  端子连接线需标注线号、日期、操作员信息,便于问题追溯。
  使用二维码或条形码实现生产数据数字化管理。
  八、常见缺陷与改进建议
  缺陷类型原因分析改进措施
  压接强度不足压接高度不合适、模具磨损定期校准压接设备,更换磨损模具
  绝缘层压伤剥皮长度过长、压接压力过大调整剥皮长度,降低压接压力
  接触电阻超标端子氧化、芯线表面脏污压接前清洁端子和芯线,使用镀锡端子
  飞丝短路压接工具未清理、芯线散开增加飞丝检查工序,使用防飞丝工具
  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,可显著提升端子连接线的质量,降低故障率,尤其适用于汽车、医疗等对可靠性要求高的领域。建议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,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,确保每一根端子连接线都符合标准。